助力“胖五”数字化研制,青岛崂山这家创业企业厉害啦!
2020-01-02

12月27日20时45分,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2000多秒后,与实践二十号卫星成功分离,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23次发射。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也被人们称为“胖五”,是中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重要工程。在2006年立项研制的大型低温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胖五采用了大量的最新科技,不仅使用了无污染的新型燃料,更是创新性应用了大量的新式结构,更为重要的是,依托森科,采用了全新的三维数字化研发手段,成为名副其实的“数字胖五”。


是谁成就了“数字胖五”?三维数字化设计技术出自哪里?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青岛崂山的一家名为“青岛森科”的工业软件自主研发企业,位于巨峰科创昌盛产业园。

“‘胖五’为国内首例实现全三维数字化设计研制的火箭,是中国火箭步入数字化制造时代的标志,我们参与其中既自豪又感到责任重大。”青岛森科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航天智能制造领域三维数字化开发和虚拟现实仿真的高科技软件企业。公司自“胖五”型号立项之初,2007年就开始与火箭院紧密合作,历经十年,该公司的技术专家常年驻扎在火箭院,为“胖五”等型号三维数字化设计提供全方位的软件和技术支持。


据介绍,“数字胖五”,不仅表现在“胖五”的结构、推进、管路、电缆、系统单机等所有的设计环节完全实现了全三维数字化,得到了1:1的胖五数字样机,也表现在上游的研发设计向下游的总装制造环节,其数据流转,摒弃了传统的二维CAD工具,实现了无纸化、三维化设计及三维下厂。


“胖五”搭载的“实践二十号”是全数字化的卫星,也是青岛森科提供全套数字化解决方案。青岛森科与航天一、五、八院的深度合作超过十五年,通过不断的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青岛森科已经研发了卫星和火箭两个大型三维设计与虚拟仿真平台,并在长五、长七、远征上面级、北斗导航、高分遥感、风云、载人等几乎国家所有的重点型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类似“胖五”、“实践二十号”等国家重点航天型号中,青岛森科为提升型号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周期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数字化保障。


“为了‘数字胖五’,我们组建了由总经理李述军为研制核心的数字化团队,团队成员由资深航天设计专家韩同河、李纯杰和王栋梁等组成。”据青岛森科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韩同河不但主要负责航天一院“胖五”研制的数字化支持,还全程参与了“胖五”的数字研制和技术支持,并在2016年、2017年和2019年的三次发射过程中,作为特邀嘉宾,在北京航天指挥大厅亲眼目睹了发射实况,与“胖五”设计师一起,哭过、笑过、经历过,承受了失败与成功的风雨洗礼,可谓是“胖五”真正的见证者。

青岛森科的总经理李述军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聘请为航天数字化总装技术专家。李述军是有浓厚航天情怀的人,热爱航天事业,创业之初就与合伙人一道,通过与中国航天的紧密合作,带领青岛森科一步一个脚印奋力前行。14年的时间,如今的青岛森科已经成长为航天工业软件特别是MCAD领域内的翘楚。青岛森科的火箭和卫星全数字化解决方案,具有完全自主产权,实现了航天领域工业软件的自主可控,并为国家航天型号的数字化研制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技术保证和技术积累。

 “‘胖五’成功发射,公司每个人都非常兴奋。”此次“胖五”复飞牵动着每位森科人的心。“今夜,满天繁星都不如你的尾焰璀璨,今夜,万众一心皆诚贺你王者归来。”青岛森科员工的朋友圈满是自豪和祝福,这是写满森科奋斗和付出的幸福与自豪。


目前,国家在研的几乎所有卫星、火箭和雷达重点型号均采用了青岛森科提出的全三维数字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包括航天正在研制中的921火箭和长征九号超重型火箭。青岛森科已经成为航天数字化设计与仿真及智能制造领域最为重要的合作伙伴。

未来三年青岛森科的愿景是持续成为航天军工电子领域全三维数字化智能制造的推动者和创新者。青岛森科将积极助推航天突破传统研发与制造模式,探索航天无纸化全三维虚拟仿真与智能制造新模式,引领航天智能制造领域全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全面推进。同时,响应国家关于工业互联网、军民融合等号召,积极推动传统制造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推进新旧动能转化,实现国产工业软件自主可控,森科会勇于担当。


返回

Copyright © 2018 青岛巨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09245号